内容详情
继2015年全年营收111.26亿、成为国内首家突破百亿的体育用品公司后,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下称“安踏”)又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8月29日,安踏发布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截至2016年6月30日,安踏营业收入61.4亿元,同比增长20.2%,这已是安踏连续三年中期收益增长超20%。同时,毛利率亦创新高至47.9%,毛利达29.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1.3亿,同比增长17%,各项数据均超预期。

安踏闪耀里约奥运赛场
在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上,安踏也随着中国奥运健儿一次次登上领奖台而闪耀全球
。
作为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安踏以“去打破”为主题,激励中国军团全新一代在里约赛场上展示中国力量。围绕“去打破”主题,安踏不仅实施了“线上+线下”的立体式营销,同时更迎合了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和信息接触方式,做到快、准、狠的即时营销。据全球领先研究集团益普索的研究显示,奥运营销对安踏品牌美誉度提升了17%。
营销策略推动业绩增长
中期报告显示,安踏成功采取“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的营运策略,始终聚焦体育用品鞋服市场,通过安踏、安踏儿童、FILA、FILA KIDS、DESCENTE(迪桑特)及NBA多品牌组合覆盖不同的零售渠道。
数据显示,安踏儿童、电商、FILA等业务上半年增长显著,已成为安踏业绩增长的新动力。截至2016年6月30日,安踏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共有8510家,FILA店(包括FILA KIDS 独立店)共有687家。
打造世界级体育用品公司
秉承工匠精神,安踏以“做好每一双鞋、每一件衣服”为宗旨,持续投入科技研发。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安踏研发费用占到销售总成本的4.4%。
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表示:“针对消费者体验和以零售为中心而采取的措施,是安踏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维持竞争优势及为投资者带来回报的关键。未来,安踏将继续发挥多品牌组合优势,在各个目标市场板块增强影响力,朝着成为受人尊重、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体育用品公司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实现百亿之后 安踏未来不能仅靠“安踏”了
靠高性价比获得众多消费人群的安踏,已经不能仅靠安踏这一单一品牌去成为一个千亿公司。
8月29日,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布了2016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1.4亿元,同比增长20.2%,这是安踏连续第三年营收增长超过20%。毛利率亦创新高至47.9%,毛利达人民币29.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人民币11.3亿元,同比增长17%。
从已经公布的半年报来看,安踏已经把同行们甩得越来越远。李宁上半年收入为35.96亿元,同期上升13%;特步收入25亿元人民币,增长6%;361度营收25.55亿元,同比增长15.7%。而从盈利上看,安踏半年利润11.3亿元,比李宁、特步、361度三家利润之和还多3.64亿元。
从订货会数据看,安踏已经连续13个季度增长;在渠道上,2016年上半年,包括街边店、百货公司、高端商场以及电子商务在内的所有零售渠道业务均有不同程度增长,“电子商务渠道目前占比为高单位数,预计下半年达到低双位数。”安踏执行董事郑捷透露。
在2015年成为第一个过百亿的国内体育用品公司之后,安踏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定下了长期的千亿目标,这意味着与耐克阿迪较量。
安踏认为,未来五年对行业都是利好。公开数据称2020年体育消费规模达到1.5万亿元。而里约奥运会给了体育品牌又一次展示机会,安踏通过与中国奥委会及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战略合作来塑造专业形象。益普索(Ipsos)的里约奥运赞助效果研究显示,奥运营销对安踏品牌美誉度的提升达到17%。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以高性价比著称的大众品牌安踏去和定位高端的耐克阿迪竞争并不容易。目前安踏主要市场是北上广之外的省会以及省会级别以下城市。而阿迪耐克也正越来越多地下沉开店。
安踏为此确定了“单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战略。安踏集团目前拥有安踏、安踏儿童、FILA、FILA KIDS及NBA等品牌。郑捷表示,“多品牌策略帮助通过不同品牌的精准定位,达到协同互补效应。”
“定位大众市场,高性价比的安踏品牌一直是安踏的核心,目前对集团贡献占比80%。”截至2016年6月30日,安踏店(包括安踏儿童独立店)共有8510家,年底计划为8600-8700家。
而公司旗下的FILA品牌定位于高端运动时尚市场。FILA目前收入占比约为20%。FILA店(包括FILA KIDS独立店)截至上半年共有687家,预计年底实现700-750家。
迪桑特则可能成为耐克阿迪的直接竞争对手。今年4月,安踏与迪桑特日本以及伊藤忠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独家经营迪桑特品牌,目标瞄准高端专业运动市场,包括“滑雪”、“综训”、“跑步”等类别。8月,第一家迪桑特门店在长春开业,预计今年实现5-10家门店。
“青少年市场是最大的增长市场。”安踏儿童品牌专注大众儿童市场,为3-14岁儿童提供时尚、舒适且具有保护性的产品。安踏儿童的营收增速超过40%。
安踏透露,已经与咨询公司在探讨未来多品牌的布局,包括增长和占比等情况,安踏品牌体量大,增长挑战大,但是即便小小增长也会体量很大,而新品牌速度快,占比会提高。
可以肯定的是,郑捷称,“安踏将继续物色收购目标”,方向上是中高端市场产品,与大众品牌安踏行成互补。
上一篇:港资服装品牌光芒褪去 堡狮龙净利或暴跌75%
下一篇:雅戈尔服装营收首次下滑 自营和商场网点成主因